诵读红色故事 弘扬革命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正当时期。兴国平川中学的党员教师,主动响应,积极参与学党史,讲党史,弘扬革命精神。我校有三位党员教师参加赣南日报主办的“主题诵读”,她们的诵读作品获登载。弘扬红色文化,兴国平川中学党员教师在行动。

1红土地上的“望夫石”

第一党支部:邓素萍

          在江西兴国县茶园乡的教富村,每当夕阳余晖映照之际,总有一位老人佝偻着身躯,脚踏门沿,深情遥望着远方的弯弯山路,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才莲,你还好吗?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在家里等着你呀……”在无尽的思念中,老人等啊,等啊,一等就是70余个春秋!

         1928年除夕,池煜华、李才莲结为夫妻。婚后第三天,李才连便离家参加革命。婚后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池煜华用稚嫩的肩膀,一边维持一家老幼的生活,一边挑起家乡革命的重担。她用积极的工作,来冲淡对丈夫刻骨的思念。

          1933年夏天,池煜华步行三天,探望丈夫。分别时,李才莲赠给妻子一面小镜子,叮嘱她说:“如果哪一天,有人说我牺牲了,你千万不要相信!无论如何,你要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会回家,回来接你。”池煜华接过丈夫手中的镜子,庄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我等你!”1934年秋,中央主力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李才莲被任命为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少共中央分局书记,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池煜华听说李才莲在瑞金打游击,便决定去寻找丈夫。但她踏遍了整个闽赣山区,翻山越岭,逐村逐寨、挨家挨户地寻访了一年,还是没有找到丈夫。她只好回到家里,等候丈夫胜利归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没有李才莲的任何消息,池煜华始终放心不下丈夫。于是,她请人查询丈夫的下落,可是依然一无所获。10年、20年过去了,她带大了养子,拉扯大了丈夫的5个弟妹。30年、40年过去了,她为丈夫的祖母、父母养老送终。朝朝暮暮,秋去春来,为了一句庄重的承诺,伴随她的是26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孤独和思念。天天站在老屋门槛上眺望的池煜华,也仿佛化作了一尊红土地上永恒的“望夫石”……

         而在悠长时空的另一端,池煜华苦苦等了一辈子的李才莲呢?1935年5月,年仅22岁的李才莲在瑞金铜钵山壮烈牺牲。但池煜华始终不相信丈夫牺牲的消息,每天执着地唱着《哇哩(说了)等你就等你》的悠悠山歌。直到老人迟暮之年,她还挣扎着来到烈士英名碑前,颤巍巍地摸索着23179名烈士的英名,从中寻找着丈夫的名字。

         老人走了,陪伴着她的依然是那面被岁月斑驳了的老镜子。她用一生的韶华来兑现一句庄重的诺言。池煜华那瘦弱的身躯,是千千万万苏区人民的缩影;她那双深情守望的眼睛,永远闪烁着苏区干部献身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辉。

2 赤子心 长征情

第二党支部:刘梦琦

         大家好,我是兴国平川中学的刘梦琦。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红色故事——《赤子心,长征情》。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经历时  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1958年,一个安静的小院子里,坐着共和国的一位将军和他的妻子。一位警卫员走进来说:“首长,总政文化部的一位同志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您要找的画册,给您送过来了。”将军听到后激动地站起来说:“在哪儿?快拿来我看看!”

          将军拿到画册后,静静地翻看着,眼中充满了泪水。他对身边的妻子说:“这本画册让我想起长征,想起长征中那些倒下的战友。如果我能有一整段时间,真想好好地写写长征。我是亲历者,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这位对长征满怀深情的将军是谁呢?他就是《长征组歌》的创作者——萧华。

         萧华上将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萧华将军与兴国平川中学有着不解之缘,我校的校名正是由将军亲笔题写,校园的励志广场上也安放着将军的半身铜像。

          1964年,萧华将军因患严重肝炎前往杭州疗养。到杭州后,他大量阅读了唐诗宋词中的名家之作。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体例特征和极强的表现能力对他启发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

        于是,杭州疗养院的一栋小楼里,灯光经常亮到午夜。医生的劝告不停地响起:“您的转氨酶已经第四次升高,必须要休息。”然而,将军的回答却一直是:“这点儿毛病不算什么,我要趁着能写的时候多写一点。”正是这样无数个日日夜夜身体、意志和情感的洗礼,才孕育出了《长征组歌》这一杰作。

        组诗完成后,萧华将军将它交给谱曲者,并诚挚邀请大家与他一起住上一段时间。期间,将军不断地给他们讲述着长征路上的故事。

        他说:“你们心目中,长征大概是轰轰烈烈的,不会有什么牵儿挂女、难舍难分的感觉。但那个时候长征是不得已啊!当时,上哪儿去、能不能回来,都不知道。我离开家乡时,姐姐曾不断问我:“去哪儿?”我说:“不知道”。姐姐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所以这一曲取名为《送别》。”

        “还有这“路迢迢,秋风凉”,这几个字从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的。但是当时我们长征,有两个地方死人最多。一个是过封锁线,一个就是过雪山草地。那敌人是有准备的,机关枪扫过来倒一大片,然后又冲上去……就是这样过的封锁线啊。建国以后,50年代初,有关部门专门组织过一个小部队,当时配备了非常精良的装备,重走了一遍长征路。我们的战士从雪山草地经过时,还能看到风雨中摆躺着的烈士尸骨、武器、马灯和刺刀……”

        正是这样一曲一曲的讲述,才让曲作者们理解了真正的长征,才让我们记住了那段历史,记住了这种精神。

       创作完成后,《长征组歌》唱响神州大地。这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成为了不朽的红色经典。如今,《长征组歌》的全诗内容被镌刻在了我校校名石碑的背面,激励和鼓舞着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3 严招胜:血染青山杜鹃红

第三党支部:刘文婷

           那是血雨腥风的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依依不舍地跨过县城东门外长长的木板桥,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时任区妇女部长的严招胜,也告别亲人,跟着兴国城区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偏远山区打游击。

        在“石子过刀,人要换种”的疯狂喧嚣声中,国民党反动派对游击队根据地进行一次又一次严密的“清剿”,游击队只得转移到留龙、九山一带的深山密林中隐蔽藏身。正值寒冬腊月,春节临近,万家团圆。游击队却没有了粮食,也没有了盐。衣衫单薄的游击队员饥寒交迫,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伤病员越来越多。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严招胜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下山筹粮。

        严招胜和队友萧能河两人摸黑下山。她们避开敌人岗哨,到老俵家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了两担粮食,于黎明时匆匆回山。不料,刚来到山下,突然遇上国民党的巡逻兵。敌人厉声吆喝:“站住!什么人?”她俩撤腿就往山黑跑。眼看敌人越靠越近,千钧一发之际,严招胜果断地说:“能河,我们分开跑,谁先跑回去,就要告诉大家立即转移。”

       为了掩护战友,严招胜故意拨拉着树枝,弄得哗哗作响,敌人听到响声,便朝严招胜方向追了过去……

        萧能河一口气把粮食挑回驻地。游击队得到了他带回的消息,迅速向密林深处转移了。而严招胜却再也没能从这大山中走出来。她跑过的山路上,洒满了斑斑血迹……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平川的优秀儿女,为了战友、为了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时年36岁。

        第二年,严招胜牺牲的那条山路上,漫山遍野,开满了一簇簇鲜红鲜红的杜鹃花。

        这位女英烈,正是开国上将萧华将军的母亲。20年过后,萧华将军来到了母亲牺牲的九山。山道上挤满乡亲,将军泪流满面,长歌当哭,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诗篇《哭严招胜》:辞别母亲去参军,母亲送至五里亭。儿跟毛委员去杀敌,娘打游击献生命。征师凯旋回兴国,鲜花朵朵祭英灵。一篇悲壮的祭母诗文,让青山低头,溪水哀鸣!这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满山盛开的红杜鹃,就是献给一位坚强的革命者、一位伟大母亲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