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总结】研数学之法,开启智慧征途——兴国平川中学数学学科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数理为基,思维为翼。2024——2025学年数学教研组秉持“严谨治学、创新育人”的理念,全体教师精诚协作、锐意进取,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现围绕团队建设、教研成果、特色创新等方面总结本学年工作,以启新程。
团队风采
学科团队
我校数学教研组共有56位教师,高一15人,高二15人,高三26人。正高级教师1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2人,中小学一级教师2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7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骨干教师8人,县学科带头人5人,县骨干教师13人;担任学校行政工作5人,班主任25人。在年龄结构上,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比80%,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为人谦和,乐于提点年轻人,是我组的宝贵资源。青年教师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日常教学,与中老年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队伍建设 本学年数学组教师专业成长成果丰硕。 在赣州市及兴国县第九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黄秀娟老师被评为赣州市第九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谢永剑、黄金瑞老师被评为兴国县第九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陈淑文、肖慧芳、钟桂珍、罗礼银、赖金连、刘海元老师被评为兴国县第九批中小学骨干教师。
黄秀娟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
数学组多人获评“兴国县第九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校本教研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数学组狠抓校本教研,以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思维过程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题路径的能力有所增强。学生表现出对数学问题本质的好奇心,开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初步激发。针对班级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性,在作业布置和课后辅导中实施了分层策略。通过课堂精讲、课后巩固练习与周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记忆较为牢固,在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解答上表现出色,及格率和平均分达到预期目标。 在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市级以上数学竞赛奖项17人次(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人,国家级三等奖2人)。
教研活动 本学年数学组着力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常态教研:全年开展备课组活动110余次、教研大组活动3次,聚焦“高效课堂”“精准复习”“错题归因”等主题。
片区教研:参与赣州市二轮复习研讨会、兴于宁片区“同课异构”等活动。
跨校交流:本学年,数学组积极开展跨校交流教研,如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多校教师交流探讨。
资源建设:数学组依托电教中心资源库载体,将日常教学实例优化,做精做优,形成独有的校本资源,加强学科建设。
教研成果
本年度,数学教研组多位老师教研成果丰硕,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佳绩。多位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荣获省、市、县奖项,钟桂珍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成功立项,钟桂珍和罗礼银老师发表了多篇国家级和省级论文。
特色风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组分别举行了做题比赛和默写公式大赛。
展望未来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新学年,数学组将聚焦三大方向。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深度学习”课堂范式,构建“问题链—思维链—素养链”教学路径。 二是强化精准育人:依托大数据分析,建立分层动态题库,实现个性化培优补弱。 三是拓展学科辐射:联合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衔接课程,争创省级特色学科基地。 以数启智,以学促行。数学组将继续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立德树人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