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总结】“生”辉教研结硕果,“物”化匠心谱新篇——兴国平川中学生物学科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生命之理,润泽成长之基。时光流转,倏忽间学期已至尾声。生物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深切关怀与专业引领下,全体教师秉持”探生命奥秘、育科学素养”的教育初心,2024——2025学年围绕新课标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扎实而创新的教学实践与教研探索。现将本学期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既为沉淀经验,更为启迪新程。
团队风采
学科团队 我校生物教研组现有生物老师24名,10年以上教龄的成熟教师15人,高级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学科带头4人及县骨干教师6人,研究生3人 ;担任班主任6人。学科组内教师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忠诚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争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队伍建设
生物学组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教学、教研工作,在骨干教师示范引领、青年教师培养、教师梯队建设等方面获得一定荣誉,如刘晶华老师获评赣州市第九批高中生物学骨干教师,邱欣平老师、周诚华老师获评兴国县第九批高中生物学学科带头人,陈玉霞老师、吴连娇老师获评兴国县第九批高中生物学骨干教师。
校本教研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生物组重抓校本教研,以多样的形式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教学质量 高二备课组指导学生胡榕庭获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联赛江西赛区二等奖、指导学生黎俊皓获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联赛江西赛区三等奖。
教研活动
本学年生物组着力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吴连娇老师、冯雨露老师代表教研组参加校青年教师解题说题比赛,两位老师凭借出色的表现分别荣获理科组一等奖、三等奖。 本学年,生物组承办了全市高中区域教研联合体第二片区生物教研活动。活动邀请到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曾凡伟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及研究》的专题讲座。我校陈玉霞老师执教的《模拟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的实验创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教研活动,加强了与市内兄弟学生在生物教学上的交流,互学互鉴,不断提升。
本学年,生物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外出培训学习活动,向名校取经,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组内教师认真学习,主动消化吸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教研成果
本学年,生物组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同时,也积极进行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学竞赛、论文撰写等,组内教师踊跃参与,争做科研创新型教师。 周诚华老师、李发贵老师参加2024年赣州市命题解题说题比赛获得赣州市一等奖,邱欣平老师在2025年赣州市高中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中市一等奖,吴连娇老师在2024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金课”课例评选中获市二等奖。吴连娇老师的论文《高中生物新教材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
特色风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本学年学校开展了第二届学科节和第二十四届科技节活动,生物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学活动。绘图比赛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成效显著。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智学趣学生物社团指导老师周诚华、刘英、肖佳欣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如指导学生认识并制作植物标本、水培植物成果展示活动等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本学年我们以扎实的工作诠释了””探生命奥秘、育科学素养”的教育追求。我们深知,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坚守,更是永无止境的攀登。新的学年,生物教研组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匠心致初心,以创新拓新局,为平川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