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总结】出神入“化” “学”无止境——兴国平川中学化学学科2024–2025学年度工作总结

化学,作为一门探究物质本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在过去的2024——2025学年度,化学组全体成员始终秉持着对科学的热忱与执着,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 。
团队风采
学科团队 化学组共有教师32名,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比16人,占比50%;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6人,占比18.8%;高级教师11人,占比34.4%;骨干教师16人,占比50%,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骨干教师10人;担任学校行政工作7人,担任班主任14人,占比65.6%;兴国县名师1人,成立了兴国县钟文锋名师工作室。学科组内教师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忠诚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争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队伍建设
化学教研组充分发挥兴国县钟文锋名师工作室、高级老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等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等方式,指导青年老师快速成长!同时积极搭建展示平台,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以赛促教、增强自信!
校本教研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化学组大抓校本教研,以多样化形式串联学科知识,提升化学素养。
教学质量
化学学科在市级统考中成绩稳步上升,在第38届中国奥林匹克(初赛)中成绩喜人:荣获江西省级赛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市级一等奖7人、二等奖4人。
教研活动
本学年化学教研组教师参加校内教研活动,片区教研活动以及名师工作室各类教研活动。 林百慧老师代表教研组参加校青年教师解题说题比赛,荣获理科组一等奖。 化学组组织参加多次全市高中区域教研联合体第二片区化学教研活动,梁育华老师作专题讲座。欧阳春、袁媛老师参加2024赣州市高中化学奥赛教练员培训。通过教研活动,加强了与市内兄弟学校及上级教育机构在化学教学上的交流,互学互鉴,不断提升。
在我校组织开展的“三阶六环”教学模式专题观摩活动中,李林贤老师执教的高二芳香烃第一课时苯的探索之旅,以“情景导入设疑、实验探究导学、学生互相答疑研学”三阶为主线,通过六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随后谢贤辉、付金梅老师也在组内上了“三阶六环”教学模式过关课,使“三阶六环”教学模式在化学组深入开展并切实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研成果
本学年化学组教师除了积极参与日常教学教研,组内教师还踊跃参与教科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竞赛、论文撰写等,争做科研创新型教师。 陈丽娟老师、梁育华老师参加2024年赣州市命题解题说题比赛,陈丽娟老师获得赣州市一等奖,梁育华老师获得市二等奖。
特色风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本学年学校开展了第二届学科节和第二十四届科技节活动,化学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活动。 学科节上高一备课组组织的化学基本仪器绘图比赛和化学实验装置组装及高二备课组组织的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绘图比赛及化学实验装置组装实验操作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科技节上化学组开展了高一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高二实验操作比赛,化学组还在课外活动期间开展了基本实验仪器展示和趣味化学小实验、以及参与了兴国平川中学科普晚会并取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展望未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未来,化学教研组将聚焦五大方向,推动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1. 深化“三新”教学改革:紧扣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要求,探索情境化、探究式课堂模式,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科技结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强化教研实效:聚焦教学难点,开展专题式、问题导向型教研,减少形式化研讨,确保每次活动形成可落地的教学方案,提升教研对教学的支撑力。 3.完善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化学实验拓展、化学与社会等校本课程,构建“基础+拓展+特色”的课程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推进评价改革:打破“唯分数”倾向,建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的体系,纳入实验操作、探究报告等维度,全面反映学生学科能力。 5.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实施“师徒结对”“骨干示范课”“青年教师赛课”计划,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功底,打造高素质化学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