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一年。日语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悉心关怀与指导下,全体日语教师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现就本学年日语学科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汲取经验,展望未来。团队风采
学科团队
日语学科组共有教师4名,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4人,占比100%。其中,徐青芳老师海外留学五年,从事高中日语教育七年,带过多届高三,作为日语教研组长及学校名师指导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另外3位老师均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专业知识扎实,且均取得日语专业最高能力等级证书。黎苇琳老师、彭昕老师具有高三教学经验,廖星老师年轻有为、勤于教研、乐于教研,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展现着优秀专业素养。学科组内教师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忠诚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争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队伍建设
本学年,日语学科组扎实推进队伍建设。老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每周“听评课” 活动,展示创新教学法。新教师培养成效显著。依托 “青蓝工程”,新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参加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组织的“中等日语教师集中研修”等活动,提升教学基本功,学习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方法。学科组教师目前均为中学二级职称,未来将深化教研,加强梯队建设,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校本教研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日语组主抓校本教研,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提升素养能力。
教研活动
高一年级:


选取了三次重要考试作为参考。从平均分来看,从第一次月考的90分下降到期中考试的71.98分,随后在第三次月考中略有回升至73.76分,因难度和分数折扣比例的不同显示出成绩波动。 在尖优生培养上,练同学、温同学、刘同学、涂同学等同学在不同考试中表现出色,其中练同学在三次考试中均保持优异成绩,温同学和刘同学也在后续考试中有所突破。
高二年级:


选取了三次重要考试作为参考。从平均分来看,从上学期的88.3分下降到下学期的86.5分,再到第三次月考的78.3分,由于几次联考的试卷均较难,成绩略呈现下降趋势。但第三次月考平均分较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分(40.1)提升38.2分。 在尖优生培养上,钟同学、李同学、陈同学、黄同学、温同学等同学在不同考试中脱颖而出,其中李同学在上学期期末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高三年级:应届班


选取了七次重要考试作为参考。从平均分来看,从高三上学期开学考的62.82分逐步提升至期末考试的91.50分,尽管高三下学期成绩有所波动,但高考时仍保持在79.90分。 在尖优生培养上,肖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从开学考的115.5分逐步提升至高考的127分,多次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两位张同学及其他同学也在关键考试中取得高分。
高三年级:历届班


教研活动
在过去这一学年,日语学科的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校内教研活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丰富学生学科体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学年,日语学科共开展了60次左右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教学研讨、成绩分析、学科活动等多个维度。只是可惜由于日语学科的稀缺性,片区暂未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县市省级或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组内公开课是日语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年,4位教师精心准备,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在公开课展示前,教师们会进行充分的磨课,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进行反复推敲和优化。组内教师们积极参与听课,认真记录每一个教学环节,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课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说课和评课,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和建议。这种“磨课—听课—说课—评课”的循环模式,不仅让授课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也让听课教师从中汲取经验,拓宽教学思路,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每次考试后徐青芳老师都会及时组织考试成绩分析和学情分析活动。教师们会结合考试成绩和日常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到学习方法的运用,从学习态度的转变到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们都会进行细致的探讨。通过分析,教师们能够准确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这种精准把脉、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此外,为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过去一年里我们积极与奉新一中开展共同联合教研活动。以”三阶六环”教学模式为核心,通过公开课堂展示与专题教学研讨双重环节,双方教师围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在思维碰撞与经验分享中,双方达成多项教学共识,形成一系列可落地的实践措施,为两校日语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回顾这一学年的教研活动,日语学科的教师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通过组内公开课的磨砺、成绩与学情分析的精准把脉以及学科活动的精彩呈现,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
特色风采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1.学科节系列活动之日语才艺大赛 除了日常的教学研讨和成绩分析,日语学科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其中,学科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在学科节期间,教师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与日语相关的活动,如日语歌曲演唱比赛、日语配音大赛。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同时也加深了对日语学科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年日语教研组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三阶六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阶六环”模式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划分为“预习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融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反馈评价”六个环节。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巧妙地将这一模式与日语学科特点相结合:在预习导入阶段,通过创设日语对话情境或展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在新课讲授阶段,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日语小对话、角色扮演等任务,深入掌握日语语法和词汇;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日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融合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校本材料组建 日语教研组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日语学科特点,精心编写了丰富的教学课件、专项学习资料及配套练习。这些校本材料不仅涵盖了日语基础知识、语法讲解,还融入了高考高频考点、答题技巧等内容,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提高日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这些材料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新高考研究 针对新高考改革,日语教研组组长徐青芳老师组织组内教师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结合研究结果优化教学计划与课堂练习,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
展望未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广泛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以“语文课程活动化,兴趣社团课程化”为策略,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路径, 总而言之,本学期的工作是扎实且富有成效的,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日语教研组每一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持初心,继续凝心聚力,深耕日语教学这片沃土,精研教法,细化学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心中的日语学习之火,以更加务实的作风铺就学生日语能力提升之路。笃行致远,砥砺前行,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书写高中日语教学的新篇章。